新2会员管理端10888

      【人民网】恒顺众昇 :“一带一路”上的海外拓荒者

      浏览: 时间:2016-03-26
      据介绍,该项目是2015年3月印尼总统佐科访华的重要经贸成果之一,是两国产能合作的重要项目  ,总投资达15亿美元,总体规划4000公顷(含矿区),包括高炉镍铁冶炼电炉镍铁冶炼物流仓储和生活办公等四个功能区,配套建设码头道路酒店医院等公辅设施

         印度尼西亚中苏拉威西岛拉诺耐村 ,这个距离中国万里之遥的小渔村,过去工业基础几乎为零,水、电 、通讯等基础设施都没有 ,村民们以种地和打渔为生,住木制房 ,自给自足。如今 ,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基础设施一件一件铺起来,机声隆隆,卡车穿梭,有的村民做起了小生意,卖海鲜 、卖水果,更多的村民变成专业的技术工人 ,在各自岗位上紧张地忙碌着。有了收入,就改善了生活,村民们开始翻盖新房 ,有人买了摩托车,还有人甚至买上了汽车。

      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源自于恒顺众昇苏拉威西工业园。该工业园是青岛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最大的投资项目,也是青岛市恒顺众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资民企正在进行的国际化探索之一 。

      中资民营企业、国际化 、“一带一路”……这几个关键词碰撞在一起,激发出了无限的火花。

      11.jpg


         一条新路:工业园区模式助推中企“走出去“转型升级

              

           2014年2月 ,恒顺众昇苏拉威西工业园项目启动;2015年10月22日,工业园电厂奠基仪式在园区现场举行; 2016年3月18日,工业园高炉入园企业一期工程正式投产。

      据介绍,该项目是2015年3月印尼总统佐科访华的重要经贸成果之一,是两国产能合作的重要项目,总投资达15亿美元 ,总体规划4000公顷(含矿区),包括高炉镍铁冶炼、电炉镍铁冶炼、物流仓储和生活办公等四个功能区,配套建设码头 、道路、酒店、医院等公辅设施 。项目规划建设6×65MW电厂 、12×7.5MW余热发电厂以及12条RKEF生产线和20套小高炉项目,年产150万吨镍铁,是中资企业在印尼投资建设的第二大工业园 。

      印尼自然资源丰富,伸手摘果子就能活下来,一脚都能踢出镍铁矿,而镍矿的主要储藏地就是苏拉威西岛 ,可开采的镍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72%。过去 ,中国从印尼进口红土镍矿,炼成镍铁 ,用于生产不锈钢等产品 。

      但印尼政府宣布自2014年起禁止原矿出口 ,以提高资源类产品的出口附加值 。这使得包括苏拉威西在内的镍资源地区经济发展陷入停滞 ,同时中国冶炼厂无法再从印尼进口红土镍矿缺,资源吃紧 。

      中国政府及时跟上了印尼的政策调整。2013年,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印尼—中国综合产业园区合作的协定》 ,支持两国企业在印尼投资兴建冶炼等综合产业园区 。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恒顺众昇走出国门,以自身电力优势,追踪上下游,一方面在印尼储备矿产资源 ,另一方面采用煤、电 、路 、港一体化模式,在当地投资建设综合工业园 。“建设一个园区,打造一片新城,我们进行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 ,提供配套的融资服务、充足的原材料供应以及完善的物流仓储,入园企业只需要拎包入住 、专心经营“ ,恒顺众昇董事长贾全臣谈到工业园投资模式这么说。

      在工业园开发过程中 ,恒顺众昇采用轻资产管理模式 ,与青岛城投 、中国中铁、桂林矿地院以及冶金设计院等企业合作,使全产业链过程可控,还承接国内装备、基建等行业过剩产能和国外落后的基础设施、丰富的自然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享受由此带来的红利 。工业园招商企业入驻,使中国企业得以抱团出海,资源共享,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享受更优厚的政策红利,这为中资企业“走出去”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22.jpg


      一个通道:推动当地经济增长,中企获印尼各界点赞

      工业园的开发建设改善了当地居民生活条件 。当地居民不仅通了路 、用上了网络,还通过参与工业园的建设增加了就业 ,提高了收入,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以前村庄里没有集市、饭店,只有一个小超市,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固定的集市 ,5-6家饭店和十几家超市 ,晚上还自发形成了夜市,售卖衣服、日用品和当地食品,一下子热闹繁荣起来了。”作为工业园开发进驻的第一批员工戴兆尚兴奋的说。

       按照恒顺众昇“建设一个园区 ,打造一片新城”的建设思路,未来工业园区内不仅有冶炼企业,还有学校、医院、酒店等配套设施 ,一座新兴的城市正在悄然拔地而起。

      “恒顺众昇奉行感恩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从根上影响着每一位员工 ,所以我们的员工非常友善,与印尼当地的员工和居民相处的非常和谐 。印尼员工喜欢吃中国菜,我们就教他们做中式菜 、包水饺,印尼的员工则教我们说印尼语 、唱印尼民歌 ,当地居民的婚礼、活动庆典也都会邀请我们参加” 。

      正是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和尊重,印尼当地社会纷纷为恒顺众昇这家中国公司点赞。

      中苏拉威西省莫若瓦力县副县长马鲁恩都高度评价工业园区模式的投资方式。他表示 ,这种方式可以使当地具备较强的竞争能力 ,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加快当地经济结构转型,由主要依靠农渔业转为发展更为工业经济,提高该县的科技竞争能力。

      莫若瓦力县招商局局长米玛女士表示 ,工业园项目在短时间内进展迅速 、让人异常兴奋。中企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特别是在矿业上的发展,欢迎中企到莫若瓦力县来投资 。

      今年1月,在印尼副总统尤淑夫·卡拉主持召开的印尼投资促进会议中,恒顺众昇获得印尼投资促进部部长特别授予的“绿色通道“服务许可,获得此许可的只有5家企业,恒顺众昇是唯一一家中国企业。这将使企业在投资审批、海关进出口等多方面享有印尼政府的优先服务 ,同时还享受进口免检等优惠措施。

      33.jpg


         一个梦想 :在国家发展和时代变迁中攀登浪潮之巅

      恒顺众昇苏拉威西工业园副总指挥张振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对着镜头说下这样一段很浪漫的话:有个人说过,人生要有诗和远方,实际上这就是我的远方,这也是我作为一个小人物的一个理想。

      不仅仅是张振波,更多的恒顺众昇人都在坚持自己的理想,或者说 ,梦想。“我们教会了很多当地渔民新技能,因为我们的到来,使得他们的生活比过去好很多倍,大家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 ,不管条件如何艰苦,我们都会努力工作 ,为企业争光,也为祖国争光,让更多的外国人认识我们中国人、青岛人 、恒顺人。”园区仓储保管员林忠卫表达着自己的中国梦。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梦想和坚持,2015年恒顺众昇收获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发展。据印尼项目负责人介绍 ,印尼工业园工程总承包,将给恒顺众昇公司贡献超过8亿美元的收入。产能完全投产后 ,仅原矿的收入就预计超过2.5亿美元,入园企业镍铁销售预计超过100亿元 。

      印尼工业园投资模式得到了津巴布韦国家领导层的认可和关注。2015年6月,津巴布韦老兵福利部 、津巴布韦驻华大使等机构先后考察恒顺众昇 ,洽谈到津投资建设工业园的意向 。2015年7月9日 ,津巴布韦副总统埃默森·姆南加古瓦亲自造访恒顺众昇 ,并在访问当日与恒顺众昇、中铁二院、青岛城投、国开行以及青岛市人民政府签订了《津巴布韦经济特区与工业园项目谅解备忘录》。

      除此之外,恒顺众昇还与南非、老挝 、泰国等国家洽谈接触,确立合作意向,不久的将来,印尼工业园模式的成功经验将被逐步复制到南非、老挝、泰国等国家 。

      一个以生产电气设备的制造企业 ,在短短的两三年内逐步实现了战略国际化、业务多元化 、生产平台化转型。根据企业业绩快报,2015年实现收入约12亿元,利润约3.4亿人民币 ,成为青岛市“一带一路“龙头企业。

      “这是落实我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具体实践 ,将带动我国海外铁路及工程建设以及电力设备、冶金装备 、农业装备出口 ,实现我国产能转移,资本、技术和管理的输出。”恒顺众昇董事长贾全臣说 。

      与之前重在获取资源、技术或“海外抄底”相比 ,理性投资、着眼长远 、适应经济转型、与当地发展融合,已经成为像恒顺众昇这样的中资企业走到海外的新特点。

      “乘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东风 ,通过企业自身努力 ,弯道超车,成为一个以电力产业相关多元化的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 。“恒顺众昇人认为 ,这就是一个民营企业在国家大发展中的小梦想 。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XML地图